智关E路 向山而行--记深圳海关信息中心包先雨的科研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3 12:45:46 新闻来源:深圳海关 浏览次数:1345次

深圳海关信息中心包先雨,是一名80后博士,也是海关总署科技委贸易便利化分委会委员、ISO/TC154标准工作组成员、清华大学硕士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及责任专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事们都亲切地喊他“包博士”。自2008年毕业以来,包先雨一直扎根于科研事业,在贸易信息化领域探索、钻研,无怨无悔坚守在海关科研事业中。

  匠心致创新

  为充分发挥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包先雨博士组建了科研团队,创建了劳模工作室。2022年5月,深圳海关包先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深圳市命名授牌,同年11月,被深圳市命名为“第六批深圳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行动准则,由劳模包先雨领衔,汇聚科技创新科研人才,探寻智慧海关建设的“创新答案”,不断破解难题,传递与日俱增的“创新能量”。 

  包先雨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带领团队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聚焦智慧海关建设,努力探索,开展国门安全与贸易便利等创新创效活动。为解决口岸监管智能化、标准化等技术难题,他主导、参与制定《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规范检验检疫电子证书数据交换》《国际贸易业务数据规范汇付通知》等国家标准,规范了海关机构间出口证书数据的电子交换行为,促进跨境贸易的规范化、便利化。 

  面对外界的褒奖,包先雨表示:“对我来说,这是一项‘7×24小时’的工作,即需要7天24小时的专注,尽可能时时刻刻注意力都集中在课题上。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个终身的事业。” 

  薪火永相传 

  包先雨博士以严谨求真且务实的态度,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优化设计,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与计算能力,实现了试验结果与计算数据的一致性。在包先雨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感染下,团队成员热情高涨,积极发挥“智库+外脑”的作用,通过学习研讨、专题讲座等“传、帮、带”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打造海关一流科研队伍,积极为智慧海关建设贡献力量。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要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快速进步,以此带动更多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大家口中的“专家”,包博士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手把手”带教,帮助新人解决实际困难,培养出了很多青年人才。 

  包先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1人,主要从事海关贸易便利、智能科技、国门安全、科研规划等工作,合作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推进及互动交流。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7人。同时,配备专业的专家组顾问,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教授、IEEE Fellow及海外杰出青年吴信东博士、国家千人及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邹月娴博士、国家信息中心深圳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黄哲学博士、“全国海关先进科技工作者”陈飞老师等。 

  “作为一名海关科研工作者,更应坚定扛起海关科技从自立到自强的责任使命,将爱岗之情转化为建设智慧海关的不竭动力。”包先雨时刻要求自己并勉励团队。截至目前,包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现有国外发明专利10件、国内发明专利26件、国家及行业标准40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等,持续为深圳海关信息化建设创新成果添砖加瓦。 

  披蓑半夜耕 

  “科技已融入海关建设的每一个角落,瞬息即变、时刻迭代。”包先雨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积极投入到智慧海关建设中。为加强科技支撑性和先导性作用,以智慧科技推动海关智能监管,包博士带领工作室团队积极奋战,聚焦贸易便利领域,重点研究发展双循环格局下的湾区自贸区、综保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跨境协同与贸易便利通关智能化技术。聚焦智能科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口岸现场智能化探测、非接触式查验及智慧监管装备研发及应用。聚焦国门安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口岸食品安全、传染病监测、动植物检疫等风险识别、预警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积极参与海关总署科技司、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以及深圳市、深圳海关等相关科研规划制定工作。截至目前,包博士主持了省部级课题7项,系统内首创旅客携带智能查验系统,精准打击了“水客”违法走私行为;创新研发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年服务进出境旅客超过2亿人次。制定国际提案及国家标准9项,获深圳市党建比赛一等奖2次,发表学术论文27篇,出版专著3部,提交国际标准提案4份,制定国家标准6项、行业及地方标准3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 

  漫漫科研路,孜孜求索心。每当谈及科研工作,包先雨博士的眼里总是充满着光芒:“觊慕远山之巍峨,不如登之而望远”。科研之路充满了艰辛,但我们不会停下热爱和探索的脚步,继续前行。(莫燕妮 郑玉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