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军20年:“硬”核守护供澳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3-09-19 21:51:29 新闻来源:海关总署 浏览次数:954次
图为:关员苏长军(中)和同事验放供澳蔬菜 俞波/摄
蔬菜、瓜果、水产……每天500多吨来自内地新鲜农产品源源不断从珠海出口涌向澳门。
在这条供澳之路的起点——珠海上冲,戴着海关白色大檐帽的刘贤正穿梭于灯火通明的加工配送中心,抽样、检查、监测、装车。半小时后,满载果蔬水产的跨境车辆抵达拱北口岸,经戴海关蓝色查验帽的苏长军和同事们高效验放后,驶向澳门早市。
自2003年海关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以来,“起点白”和“终点蓝”早已成为供澳鲜活之路上最坚定的风景,风雨无阻守护供澳生命线20年。
寻迹2003:“练”出来的硬速度
2003年9月12日,国务院授予海关关衔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关成为继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后,第三支实行衔级制度的队伍。
“授衔那一天,所有人都很激动自豪,一下有了‘精气神’,肩上的责任从这一刻开始更重了,我们必须更严格、高标准要求自己。”这股“精气神”一直跟随着苏长军,来到闸口海关,扎根在供澳鲜活之路上。
彼时的拱北口岸验放供澳鲜活还处于“手写年代”,关员一一核对放行单、司机本等信息,货多时,一天能有300多份。“快,再快一点”,海关的加班加点给企业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受限于通关条件,“鲜活”供澳依然不容易。
改革2018:质量上乘“硬”菜品
2011年,是供澳鲜活业务改革发展的重要年份,11月,珠海优质企业组建了供港澳蔬菜、水果、水产品三大加工配送中心。48岁的刘贤自那时起,就开始了长达12年的夜间监装工作,和供港澳监管作业模式同步跨入了新阶段。
2018年机构改革,刘贤进入了拱北海关所属香洲海关,换上了海关制服,被授予了海关关衔,肩上多了一副“三杠二星”。
“是老同志,也是新选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于他而言,国门卫士的身份没有改变。
有一次,刘贤来到供港澳水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开展属地监管作业,他一如往常地拿起申报货物清单来到盛满鲜活鱼类的车厢中准备取样,突然,他敏锐地发现车厢里装的是尖吻鲈,而清单上写的却是“鲈鱼”。
“尖吻鲈和通常所说的鲈鱼不是一类,申报的时候很容易混淆,”多年来的经验让刘贤在品种辨别上做到又快又准,“在核对清单、对产品品质进行感官检验的过程中,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只有不停地学习钻研才能更好地保障港澳同胞的食品安全。”
潮起2023:供澳民生硬保障
9月1日上午,台风“苏拉”登陆珠海前,位于拱北口岸东侧的“鲜活产品绿色通道”却依然在风雨中为澳门开放。如今,一车新鲜的果蔬水产凌晨5点从加工配送中心出发,2小时就能摆上澳门同胞的餐桌。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改革,供港澳鲜活农食产品的监管模式越来越精准、高效。”刘贤自豪地说,“去年我们实施了供澳水果‘企业集中申报+海关安全风险监测+属地、口岸海关协同监管’监管模式,今年又实施了供澳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新模式。”新模式实施后,拱北关区5家供澳冰鲜水产品企业每月仅需现场申报1次,与以前相比,企业现场办理次数减少97%,申领证书份数减少99%,企业通关时间缩减50%。
此时的苏长军,正在电脑前使用“供澳鲜活货车通关小程序”快速验放跨境车辆。今年5月新程序推广应用后,打破了通关、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企业通关时间缩减50%。
今年,是刘贤从事水生动物检疫的第38个年头,再有1个多月就要退休了,但此刻他依然活跃在属地查检监管现场,“站了几十年了,早就习惯了。这最后一班岗,我更得站好!”(刘文、 陈永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