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任务 树立雄心壮志 以新担当新作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3-08-28 08:50:13 新闻来源:深圳特区报 A1版 浏览次数:1159次
沈仲平
夏去秋来,岁月迎丰。鹏城大地满眼生机盎然。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4周年之际,8月17日,省委常委会在我市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新征程深圳工作、推动深圳现代化建设,要求深圳在新起点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责重如山、使命催征。市委、市政府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2023年度务虚会,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全市上下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以新担当新作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强活力——
以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激活澎湃发展动能
改革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创新是深圳的城市基因。我市赓续并弘扬特区精神,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不断巩固发展这一最关键优势,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成为薪火相传的城市基因、闪闪发亮的时代标识。
在全面深化深层次改革中当先锋。
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系统性改革突破,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努力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
大疆创始人汪滔曾经说过:“在大疆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只要一门心思做出卓越的产品,政府在创业扶持、专利保护和人才政策等对我们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深圳创业环境的写照。”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连续三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在很多企业家眼里,营商环境已内化为深圳最显著的城市特色,完善的产业配套、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力、一流的政务服务等形成的综合成本优势,是他们选择深圳、扎根深圳、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8月5日,深圳优化营商环境“三箭齐发”——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重磅发布。紧接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我市于8月16日结合实际出台“民营经济20条”针对性举措,着力稳预期、强信心,最大程度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8月25日-27日,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夏季高峰会在我市举办,活动以“聚焦大湾区,创新促发展——同心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500多位知名企业家和学者围绕企业发展、协同创新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进行思维碰撞,至27日中午全网对会议报道阅读量已超过12.16亿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大力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8月1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创新性引入录音录像“双录”电子签名新模式,刷脸对话几分钟便可注册企业,预计首年可以为企业、申请人节约办理数字证书费用1.9亿元,后续每年节约年费约5.4亿元。
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努力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瞄准前沿产业发展所需,我市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先后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地方性法规,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大力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深圳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市已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全流程网上登记,率先实现外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全程网办。21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即可执业。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已经授牌,覆盖全市十区的国际化街区网络初步形成。截至7月底,全市市场经营主体超408万户、增加6.4%,其中企业占比高达61%,总量和创业密度保持全国第一。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
坚持市场、产业、企业、园区、城市国际化同步发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
持续拓展对外经济合作。把全世界的市场作为我们的市场,把全世界的资源作为我们的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7月29日,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举办,东盟十国部长级领导出席论坛,签约金额达121亿元。8月9日,我市发布全国首个跨境电商9710出口(“9710”全称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阳光化公共服务产品,为驻站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关、汇、税合规方案,吸引全国超1800位跨境电商卖家代表参加活动。1-7月,我市累计进出口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5.3%,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56.3%。
持续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把心诚和行程作为基本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一批跨国公司或其中国区企业负责人会谈交流、推进合作;市商务局赴香港走访对接商贸等领域企业,联合香港投资推广署、南山区举办“香港深圳投资交流会——商贸专题”活动;坪山区赴上海考察调研,推动与复星医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诚心赢得信心,一批批外资外企纷至沓来,一个个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子。8月7日,全球唯一一家以环境服务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总部落户光明科学城,助力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建设。8月18日,星巴克中国宣布在福田区落地全球首个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驱动门店和多渠道的数字化进程,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有92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其中瑞士、英国、新加坡等国增速显著,1-6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0.6%。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模范。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核心动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将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8月11日,华为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净利润率15.0%。此前,华为年报披露2022年在研发上的支出为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5.1%,投入的研发费用和占比均为历史新高。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全国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截至目前已推动36家总估值超113.3亿元的合成生物企业落地深圳。近日,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深圳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总量743家、居全国第二。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2.3万家。
强示范——
按照“三化三性一力”要求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强大的规模实力、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层出不穷的优势产业和全国全球领军的龙头企业,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示范。
坚定不移做强工业这个支柱和稳定器。坚持工业立市、富市、强市,牢牢守住工业用地红线,积极探索工业上楼,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努力把工业支柱建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市领导和政协委员面对面“一起来商量”,千方百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华润微电子12英寸线、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1-7月,我市工业投资增长49.5%。8月2日,《财富》发布世界500强名单,深圳11家企业上榜,华为、比亚迪以及首次上榜的立讯精密等多家企业,都是全球先进制造的产业巨头。
推动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金融服务实体、服务创新。我市出台《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1条政策措施,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8月8日,“深圳创投日”走进宝安,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两只基金当天落地。宝安区还打造“政投贷保”联动模式、发布百亿基金群,联合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等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会展业热力值拉满。7月以来,中国材料大会、深圳国际电玩节、深圳动漫节、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首届“新国潮”文展会等系列展会相继举行,吸引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新载体新项目落地。
专业性服务业发展看好,生活性服务业生机勃勃。8月23日,我市发布《深圳市律师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37条具体措施助力提升我市律师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综合服务能力。普华永道持续加大在深圳投入,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落户深圳,零售、文娱、餐饮等一片红火。
着力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能澎湃。8月3日,《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剑指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
新型储能产业加速壮大。8月15日,贝特瑞发布公告将与澳洲公司合作,拓宽公司天然鳞片石墨供应,推动全球化业务版图持续扩大。这是深圳一家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为核心产品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2022年公司负极材料市场份额达26%,保持全球第一。目前,全市从事储能相关经营业务的储能企业近7000家,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正迎来“风口”。
医疗器械产业方兴未艾。7月31日,迈瑞医疗宣布将收购德国体外诊断品牌DiaSys 75%股权,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这家深圳企业从一个进口医疗设备代理商,快速成长为我国大型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自主研发的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居前。
海洋经济一片蓝海。市委主要领导今年领衔督办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相关提案,140名政协委员和专家历时半年开展大调研,8月3日市政协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共议高质量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近3万家涉海深企掘金深蓝,挺进海洋生物、海洋牧场、海洋装备、海洋信息、海洋能源等产业。
低空经济抢占万亿级赛道。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拟推出12项具体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企业最高资助金额达5000万元;《深圳市宝安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最高补贴3000万元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7月23日,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在深启用,首批入驻空天产业基地企业签约,未来将打造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百亿级规模的产业发展集聚区。
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产业投资、创新投资增添活力,民间投资、外商投资更有信心。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落户南山区;深圳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开工,与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一体规划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院区永久场地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深圳市轨道5期开工建设,11条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我市形成重大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达产一批的良好态势。1-7月,全市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6%。
促进生产、消费、内外贸易欣欣向荣。着力扩内需稳外需,面向全球市场抓消费升级,推动工业生产与消费、外贸一体化联动发展。8月10日晚,2023深圳购物季拉开帷幕,聚焦“八月欢乐游购、九月时尚乐购、十月品牌嗨购”3个月度主题,电子消费节、潮流艺术节、深圳美食节、汽车团购节等680多场活动将轮番登场,全城联动奏响欢畅消费奏鸣曲。
“首店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新开首店121家,增速和品牌吸引力居全国前列。“演出经济”火力全开,来深艺人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草莓音乐节、QQ音乐巅峰音乐节等门票秒光,人气爆棚。“奶茶经济”持续火热,8月8日立秋,我市当日奶茶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一,奶茶包成为深圳街头的“市包”。旅游经济焕发新活力,“山海专线”开通罗湖段,直达梧桐山森林会客厅;“湾区之光”和“智造大师”两条工业旅游活动主题路线深受青睐,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上半年,我市共接待游客约6300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5%,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港人北上消费持续火爆。各区各大商圈纷纷打出“港味”牌,提升消费体验。福田区举行“港·潮流”购物节,罗湖区率先实现内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盐田区的“小港夜”成为网红打卡地。港人消费半径不断扩圈,场景更多元、体验更丰富,从餐饮、水疗养生等传统项目,向医疗保健、健身美容、修车保养、电子数码消费、时尚时装、酒店旅游等业态延伸。家住荃湾的港人黄女士一家专程带儿子北上深圳,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治疗牙疮,点赞医院预约方便、技术过硬、服务质量高。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7月份北上港人总数达到468万人次,平均每日便有超16万人次北上。
强枢纽——
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联系人
7月28日,深圳重大交易平台系列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推介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等五个平台。今年以来,这些国家级平台已三次亮相长三角地区,达成一系列合作,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把深圳作支点以全国连全球,我市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联接点。
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8月7日,深圳市口岸办印发《深圳陆路口岸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的若干措施》。8月2日,香港中资银行界大湾区访问团来深考察,探讨推进金融合作事宜。“支持前海合作区内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在500万元人民币的限额内从境外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落地实施,3家前海港资企业成功办理港企贷业务。河套汇客厅启用,河套科创中心项目即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我市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不断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对接,携手打造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近日,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大鹏站主体施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鹏加速融入全市轨道交通体系;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吸引包括比亚迪、东风李尔在内的108个产业项目;我市与汕头、河源、汕尾、潮州4市及惠州3县共同打造的深圳与省内对口地区联合招商引资专区上线,并计划近期举办“1+4+3”联合招商大会。在加快全市域均衡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我市抓好对口帮扶和产业合作,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大局。
积极融入服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8月21日,《深圳市促进物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印发,10条务实举措着力激发物流供应链企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融通支撑作用,增强深圳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成为全国率先兼有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等四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今年上半年,“湾区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7列、同比增长95%。深圳机场全货机航点达57个,通达全球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盐田港累计开通6条组合港航线,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广东省7大关区组合港航线两个“全覆盖”,累计挂牌运营12个内陆港。覆盖海陆空、联通全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深圳与世界紧密相拥。
强人才——
以更具魅力、更富亲和力、更有吸引力的一流城市环境形成对人才的强大磁场
截至7月底,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届国际赛报名火热,已征集到德国慕尼黑、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硅谷等14个海外分站赛的3261个项目参赛,展现了深圳对全世界创新创业人才极大的吸引力。
城市品牌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我市把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来抓,统筹解决“需要什么人才”和“人才需要什么”两大问题,把增进民生福祉与提升城市承载力、竞争力统筹起来,修内功、练外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让深圳始终对人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让每个人都愿意来这座“让人圆梦的城市”,在深圳看见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修内功,提升城市品质、厚植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品牌。8月18日,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城中村南头古城设立的分展场拉开帷幕,见证着我市城中村在治理中的不断蝶变。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我市城市生态新地标——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建设进入实质阶段,盐田区小梅沙片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正式通过评审,将推动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文旅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融合发展。对标世界一流,我市着力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不断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8月,在全国20城火爆演出73场后,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回到岭南,首度登陆广州大剧院,蹲点抢票、排队签名、跨城追看,3天5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花开并蒂,另一部深圳出品舞剧《深AI你》也走出深圳,连续三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文化润城,文明润心。8月24日,“2023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20周年关爱盛典”晚会举行,20年来深圳点点滴滴的关爱细节浓缩呈现,绵延20年的关爱之路让人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爱与信仰的温暖力量。近日,大鹏新区葵涌街道附近海域发生游客溺水事件,安全员邓忠合发现异常后立即冲入海里将溺水游客救起拖上岸,周边群众纷纷上前帮忙,并接力用AED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帮助游客脱离险境。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深圳上演,一个个举手之劳,一件件凡人善举,在全城传递温暖、微光成炬。
注重可感可知增进民生福祉。7月25日,我市健康养老托育集团组建方案获通过,到2025年将运营公建养老床位4500张以上,提供3万个托育托位。7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十项年度民生实事都达到时序进度。市住建局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通告,拟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提取流程,上调公积金租房额度,努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8月8日,深圳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启动,推出60余项活动,70余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持续深化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快速响应民生诉求超1600万件。
练外功,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开展百万人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诚意和温暖。7月,《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以立法促进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强引才育才平台载体,河套、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实力快速跃升,全市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各类创新载体总计超3100家。
8月15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在深圳的首个创业项目——固高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8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凭慧获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证书。目前,深圳全职院士等顶尖人才数增至94人,人才总量超677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再现“孔雀东南飞”的盛景。
从7月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中,可以看到全市上下努力奋斗取得的成效,进一步稳定了预期、坚定了信心,但也还有不少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打好基础优化结构,投资要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发展动能,消费要扩大品类拓宽渠道抓好转型升级,外贸要打好攻坚战健全稳定增长机制,营商环境要更加注重企业和居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切实加以解决,不断改进各方面工作。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心怀“国之大者”,树立雄心壮志,保持革故鼎新的精神,保持真抓实干的状态,保持深圳速度深圳效率,与强的比、和快的争、向高的攀,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气魄与担当,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最新资讯
Latest news-
11 2024-11
深圳:前9个月三大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达3961.3亿元 同比增长33.8%
-
29 2024-10
从“修自产”到“修全球” 保税维修成为深圳“外贸新业态”
-
24 2024-10
2024年“坪山高新区杯”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圆满举行
-
24 2024-10
坪山区财政局成功举办欧洲投资政策交流会
-
14 2024-10
“一把手访谈”之坪山篇!坪山区委书记:在改革大潮中展现坪山新担当新作为
-
29 2024-09
粤港澳深四方签署税收合作备忘录 助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04 2024-08
“智慧海关”赋能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
-
21 2024-05
【好戏看坪山】文博会倒计时!坪山馆亮点抢“鲜”看